200元同城服务_快餐3小时100元不限次数电话_400元3个小时快餐

粤机机质协微信公众号

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信息管理系统

全国率先!广东发布未来产业创新政策

未来产业是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且具有前瞻性和先导性的产业,市场潜力大、带动作用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具体表现。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2月29日,广东省工信厅联合省科技厅等部门举行五大未来产业新闻发布会。会上,广东省工信厅副厅长吴东文介绍,广东未来产业的培育目标是,到2030年,未来电子信息、未来智能装备、未来生命健康、未来材料、未来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35年,基本形成若干领跑全球的未来产业集群。


今年1月,工信部等部委印发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布局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6大赛道,为各省前瞻谋划未来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引导。


广东则是《实施意见》印发后第一个出台未来产业政策的省份。



为何选定这五大未来产业?


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已是大势所趋,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正纷纷加速研究与布局。


实际上,自“十四五”以来,作为制造业大省,广东积极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发展。在《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谋划发展未来产业,在《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即“制造业当家22条”)中明确提出,要前瞻谋划未来产业。


2023年5月,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正式明确由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分别牵头编制5个未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积极谋划构建多元未来产业矩阵。


未来电子信息、未来智能装备、未来生命健康、未来材料、未来绿色低碳,广东为何聚焦这五大方向布局未来产业?


“广东紧密跟踪未来产业发展最新动向,梳理研究其发展并展望演进趋势,对标对表国际国内未来产业布局情况,立足我省技术与产业发展优势,经过多次深入研讨,我们确定了选定未来产业的三个标准。”广东省工信厅规划处处长邹勇兵表示。


邹勇兵介绍,战略意义突出,引领产业发展方向;知识技术密集,引领技术变革方向;产业基础较好,引领市场主导方向,是广东选定未来产业的三个标准。


以未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为例,广东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连续32年位居全国首位,手机、彩电、无人机等电子信息产品产量均位列全国第一,是我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制造基地、全球最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具备发展人工智能终端坚实的产业基础、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完善的产业生态。


为何选中“知识技术密集”型?邹勇兵解释说,未来产业是由突破性和颠覆性的前沿技术所驱动,其数字化、信息化和高端制造化趋势突出,跨界、跨行业、跨产业融合特征显著。需要以未来技术突破催生新动能,统筹推进科技和产业融合,按照适度超前原则,进一步聚焦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卡脖子技术等硬科技的产业方向,有利于巩固广东创新能力全国领先地位,迈向全球一流创新高地。



如何突出广东特色?


一直以来,广东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2022年,广东便已着手未来产业研究;2023年,广东启动了未来产业政策的编制工作,并时刻留意国家政策动向,确保广东未来产业政策方与国家保持充分衔接。


广东积极对标对表国际国内未来产业布局情况,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充分考虑同国内兄弟省市错位发展,力争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下加快形成优势互补局面,避免同质竞争,共同推进未来产业发展。


因此,广东谋划选定的五大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建立在充分衔接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基础上,是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发展的进一步延伸,前瞻布局广东新的经济增长点,与现有产业政策一脉相承,广东特色鲜明。


可见,广东出台五大未来产业行动计划既是对国家《实施意见》的细化落实,又确保了自身未来与其他省市的错位发展,更是构建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



如何推动未来产业落地?


“为保障5个未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能落地见效,我们设定了工作目标、重点任务、重点工程、保障措施等有关措施。”吴东文介绍,5个未来产业集群均立足各自产业基础和特点,对标国际领先水平,提出到2030年和2035年发展目标。


同时,5个未来产业集群还围绕组织领导、政策保障、金融支持、人才保障、优化产业环境等方面提出措施,保障各项任务和工程落地落实。比如,对未来智能装备产业重点项目,在立项、规划布局、用地、能耗、环评等方面依法依规予以支持,鼓励各地市结合地方实际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对未来电子信息产业重大项目,建立鼓励创新的项目评审机制和失败容错纠错机制。


在产业基础方面,坚持新老并举,巩固提升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实施好国家重点产业链“突围”工程、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以及我省重点产业链“百链韧性提升”行动,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大力提升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能效,推动建设一批试验验证平台和中试平台,支持更多创新成果顺利工程化产业化,大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催生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为未来产业发展厚植沃土。


在工作机制方面,推动“链长制”向未来产业延伸,每个未来产业集群明确一位定向联系省领导,高位推动未来产业布局和发展。完善未来产业优质企业培育机制。加大未来产业初创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具备高成长性的初创企业。推动“链主”企业加强上下游企业协调,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局面,加快培育更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在要素保障方面,实施制造强省建设“十百千万”人才专项行动,聚力打造高水平产业人才队伍,为产业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强化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推动财政资金向未来产业项目予以一定倾斜。优化金融服务,引导产业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等社会资本投向未来产业相关领域。



五大未来产业集群


(一)未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立足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优势,重点发展新一代网络通信(包括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组网等6G前沿技术、卫星互联网等)、人工智能终端、虚拟现实、量子信息等,建设全球未来电子信息产业创新高地。


(二)未来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聚焦人形机器人、空天装备、深海深地装备等产业创新发展,推动多模态智能感知、智能控制、可靠性提升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打造全球未来智能装备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三)未来生命健康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基因技术、细胞治疗、AI+生物医药、合成生物学、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形成若干全球领先的未来生命健康产业高地。


(四)未来材料产业集群。围绕仿生智能、先进金属、超导、纳米、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建立自主创新能力强、规模化程度高、产业配套齐全、国际领先的未来材料现代化产业体系。


(五)未来绿色低碳产业集群。锚定全省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重点培育发展深远海风电、新型储能、绿色氢能、高效光伏、先进核能、天然气水合物、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等重点方向,形成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和场景创新共同驱动的产业集群,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奠定基础。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温柔

本文责编郭芳



统筹丨蒋玉 刘树强

编辑丨卢益飞 莫群
校对丨华成民
来源丨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